二○○三年,香港歌星梅艷芳死於子宮頸癌,震撼全城。但有誰留意到,美國劇集《靚太唔易做》(Desperate Housewife)女星Marcia Cross兩年前公開宣布她患有肛門癌,以及十多年前美國紅星花拉科茜死於肛門癌呢?其實,子宮頸癌與肛門癌都是由人類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引起的癌症。因為子宮頸癌篩查的廣泛應用,這種癌症的病發率得以大大降低。然而資料顯示,很少人留意的肛門癌病發率卻在悄然上升,而女性的病發率遠比男性為高。
誠然,HPV疫苗的出現,是預防HPV最佳的第一道防線,它的效用和安全性經多年的使用,已獲肯定。香港於2019/2020學年開始為適齡女童免費注射,家長務必把握這黃金機會,為女兒投下保護女性生殖器及肛門癌的終生保險。 HPV是最普遍的性病,分低風險引致病毒疣和高風險引致癌病兩大類型。在剛開始性行為的人群中,於頭六個月已有超過一半人染上,所以如果選擇接種疫苗,最好時機還是「處子之身」之時。另外,不要以為只是「插入式性行為」才會染上HPV,皮膚與皮膚之間的接觸也可感染到HPV。
那麼,現在已有性行為的人士(大多已接觸過一種或以上的HPV類型),怎樣才知道會否有機會患上肛門癌?在女性來說,高風險患上肛門癌的人群包括:(1)曾經患上子宮頸、陰道及外陰癌症或前期病變的女士,她們患上肛門癌的風險是普通女性的二十倍或以上;(2)愛滋病患者,尤其當病情控制得不好的病人;(3)因器官移植或其他疾病需要長期服用壓抑免疫力藥物之人士;(4)吸煙者。如果擁有一個或以上高危因素的人士,他們患上肛門癌的風險倍增。大多數肛門受到HPV感染的女性,並不是經過肛交引起的。澳洲有一個研究發現,女性如果在小解後清潔外陰時使用廁紙是從前面抹到後面,這個方法會增加女性將外陰的HPV帶到後面感染肛門,所以此研究的作者建議女士只是用廁紙輕按就行了。
於歐美一些先進國家,早在十多年前已經開始為高危人群進行肛門癌的篩查。其原理跟幾十年前開始子宮頸癌篩查一樣,目的是找出早期的病變。整個檢查會先用手指探肛,然後取肛門細胞,再用子宮頸鏡的放大鏡,將肛門周圍皮膚和裏面的內膜用白醋和碘質染色後看清楚有否病變的跡象,如果有的話,需要取組織化驗確實病變的程度。這個看似很簡單的程序,需要的技巧頗高,有關人員要經過嚴格的訓練才可進行。亞洲地區提供此篩查服務者寥寥可數。所以如果在港推行,獲得適當的訓練將會是瓶頸位。
筆者於英國行醫時遇到一位女病人數年前曾患外陰癌症,一直在婦科進行例行檢查,直至一天她跟醫生說她肛門有不舒服和有流血的跡象,醫生當時還以為她有痔瘡,過了數月,她才被診斷患有肛門癌,可惜發現時已是晚期了。有時我想,如果這位病人於診斷有外陰癌的時候已經開始進行肛門癌的篩查,這個悲劇可能不會發生。
轉載自《HKEJ》